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,陈立军获得冠军。
新华社记者 杨蕾 摄
传记
陈立军:1993年出生于湖南,10岁开始举重,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67公斤级比赛,以总成绩339公斤创造世界纪录。东京奥运会上,陈立军在落后对手11公斤的逆境下直接增重12公斤,最终夺得男子67公斤级举重金牌。
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,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。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中,28岁的陈立军面临巨大挑战,以钢铁般的意志扭转战局,一举夺得金牌。
“对手很强,但我更强。”回忆起那场深深铭刻在脑海中的比赛,陈立军的语气依然激动人心,“我一直屏住呼吸,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。”
这位出身于湖南困难家庭的年轻人,自从踏上举重之路以来,经历过挫折、失落、伤病。凭借刻苦的训练、执着的信念、团队的支持,他终于站在了山顶。他登上了奥运冠军领奖台,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,更是对祖国的承诺。
“既然选择了举重,就必须练习才能出名。”
1993年,陈丽君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 10岁时,益阳体校举重教练蒋一龙到村里选拔人才。身高不到1.3米、体重只有20多公斤的陈丽君在立定跳远比赛中赤脚跳出了2.36米。如此爆发力,让姜一龙惊叹不已。 。
“我让他做俯卧撑,他一口气做了50多个。”江一龙感叹道:“他的能力和努力,让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个好人。”
然而,陈立军刚刚在体校训练一个学期,父亲就因病卧床不起。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的身上,上学的费用也成了问题。
爱才惜才的江一龙站起来说道:“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交学费和生活费,剩下的我来算。”当地希望工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,并承担了部分费用。就这样,陈立军得以继续他的举重之旅。
凭借天赋和勤奋的品质,陈丽君成长迅速。他平时话不多,但谈到未来,他只说:“既然选择了举重,就必须练起来才能出名,我可以坚持下去。”
2006年,陈丽君成功进入湖南省队。当时家庭条件还不好,他就在村里申请了专项贫困补贴,母亲也靠着辛苦工作养活了他。 “你要扛起这个家”,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也化作了训练中更加努力的努力。
2013年,20岁的陈立军在全运会举重男子62公斤级金牌中一鸣惊人。他也向教练和家人证明,风雨过后会有彩虹,他一定会在举重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。
“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。”
进入国家队后,于杰成为了他的主教练。教练对他的评价是:“他无论是特异力量还是辅助力量都很强,训练也很刻苦,但有时候思维有点简单。”
正是心态的波动,让陈立军遭遇了举重生涯的最低谷。
2016年夏天,23岁的陈丽君来到里约奥运会。那时的他已经是保持着世界纪录的后起之秀。某种程度上,他被视为举重队最稳定的金牌前景之一。
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当他在赛前尝试举起130公斤的抓举时,突然腿部抽筋。 “狭窄的区域就像一块石头,根本无法移动我的力量。”我尝试举起两次,但两次都失败了。第一次登上梦想舞台的时候,他连一个结果都没有留下。
茫然之中,他除了连声说“对不起”之外,还泪流满面。
从里约回来后,这成了他心里不可触碰的伤疤。 “我总感觉自己还在做梦,奥运会还没开始,我真的无法形容那种痛苦。”
陈立军后来说:“我的心态太急躁,只想冲上去。”如果你更稳定,你就一定更强大。想要治愈内心的伤痕,唯一的选择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坚强。
“无论哪里跌倒,就从哪里爬起来。”于洁安慰陈丽君,“你还年轻,只要你不放弃,你的奥运梦就不会破灭。”
“放弃”从来没有出现在陈丽君的生活中。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,想要在赛场上再次证明自己。
2018年,国际举重联合会改变级别,陈丽君从62公斤级升级到67公斤级。要增加体重,还必须增加能力。 2019年亚锦赛,陈立军以抓举154公斤、挺举185公斤、总成绩339公斤打破三项世界纪录,夺得三枚金牌。
“我的心态更加成熟了”,陈丽君的自信又回来了。同年世锦赛上,陈立军再次夺冠,卫冕67公斤级王者地位。
“我什么都没想,只是努力拼搏。”
但正当他加速奔赴东京奥运会时,意外再次发生。 2020年10月,他在全国锦标赛上右臂肌腱断裂,给他的奥运之旅蒙上了阴影。
国家队细致严格的保障体系,守护着陈立军的奥运梦想。他在受伤三天后接受了手术,并在手术一周后返回训练设施。医疗、康复、体能和专项训练紧密配合,训练和康复计划精确到小时。
东京奥运会备战期间,中国举重队构建立体科学医疗保障体系,从体能、康复、营养补充、技术分析、心理训练、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加强训练。 “陈立军受伤后,整个系统运行平稳,与时间赛跑。”中国举重队科学医疗组组长李庆正说。
三个月后,陈立军康复了。两个月后,他在亚锦赛上夺得挺举和总成绩金牌。 “感谢整个团队的精确支持。”陈立军感慨道:“他们给了我信心,让我创造了奇迹。”
手术后,陈丽君似乎又发生了一次转变。 “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。”于杰高兴地说:“他和我的交流更加深入了,对训练的理解也提高了。”正是心态的成熟,让他能够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应对逆境。坦然面对。
东京奥运会上,陈立军再次站在了梦想的舞台上。抓举比赛中,最后两次尝试都失败了,我站在了悬崖边上。这时,他心情平静了一些,“我什么都没想,只是努力。”
当对手超过他11公斤时,陈立军直接加了12公斤,打出了187公斤。这是他受伤以来从未碰过的重量。
“挺举是我的强项,没有出路,当时心无杂念,只想着技术动作,坚定信念。”
陈立军做到了。他将187公斤的杠铃高高举起,打破了奥运会纪录,赢得了冠军。所有的伤痕,在这一刻都化为梦想的勋章。
“站在领奖台上,升国旗、奏国歌,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”赛后陈立军哽咽了。 “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“我的家人以前有过困难,感谢大家的帮助。现在,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这个家,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。”陈立军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三年后的巴黎。 “没有什么困难是我克服不了的,相信自己,我是最强的。”
《人民日报》(2021年8月25日第4版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jhlwsn.com/html/tiyuwenda/12798.html